学院举行2025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研究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

2025年09月18日 08:50  

(通讯员 陆森)2025917日,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在市测楼320会议室顺利举行2025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研究生入学教育系列活动。本次活动围绕认知学科、对接导师、明确方向、筑牢思想与安全防线核心目标,包括学位点负责人讲话、导师见面会、学科专业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安全稳定教育五大环节,旨在帮助新生快速融入研究生阶段学习生活,为后续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出席活动的有学位点负责人汤放华教授,学院党委书记饶迎、院长池年平、研究生工作负责人方新,以及全体2025导师与研究生,活动由方新教授主持。

一、学位点负责人领航:解读学科机遇,寄语成长方向

作为入学教育的开篇环节,资源与环境学位点负责人汤放华教授首先发表讲话。他代表学位点对新生的加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结合学院发展历程,深情回顾了资源与环境硕士点的申办历程——从初期筹备到成功获批,离不开学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与坚持,以此勉励新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平台,主动融入学科发展大局。

在分析学科发展形势时,汤放华教授指出,当前全球资源竞争日趋激烈,环境治理需求持续提升,我国双碳目标落地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进,为资源与环境学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你们不仅是知识的学习者,更将是绿色未来的建设者与创造者。他强调,新生需以更高站位看待专业价值,主动对接国家与社会需求。

最后,汤放华教授对新生提出两点期望:一是树立大资源观,打破学科壁垒,通过跨领域学习拓展思维边界,构建多维度知识体系;二是把握研究生阶段创新黄金期,在导师指导下充分利用学院实验室平台,积极参与实地调研与行业合作,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资源环境领域实际问题的方案,在质疑与实践中实现学术能力突破。

二、导师见面会搭桥:明确师生权责,夯实培养基础

导师见面会环节,方新教授首先系统介绍了学院资源与环境专业导师团队。这支团队不仅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科研经验,研究方向更是全面覆盖国土空间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污染监测诊断与治理、环境生态智能感知与模拟等核心领域,为新生学术发展提供多元选择。

随后,方新教授宣读《湖南城市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修订)》,明确了导师的责任和义务,导师为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在学术指导上,需帮助新生构建坚实的基础理论与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同时引导其树立正确科研态度与学术道德规范;在日常管理中,需定期与学生沟通学习进度,及时调整研究方向,确保科研工作有序推进。

针对新生,方新教授也提出具体要求:要主动转变学习角色,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学习与研究计划,按时完成学业任务;需保持与导师的常态化沟通,及时汇报学习科研进展、反馈遇到的问题,共同构建高效协作的师生关系,为学术研究保驾护航。

三、院长解读培养方案:锚定宏微并重,规划职业路径

学院院长池年平以《2025 版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为核心,开展学科专业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重点阐释了宏微并重的培养理念。

在宏观层面,池年平强调,资源与环境学科肩负着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美丽中国目标实现及支撑湖南省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重要使命,新生需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在微观层面,他要求新生完成从本科被动学知识到研究生主动学方法的转变既要扎实掌握每门课程内容,更要主动探索科学研究思路,以高标准完成论文写作,提升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此外,池年平还介绍了学科特色优势:依托多学科交叉背景与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设置三大特色研究方向;全面推行双导师制,与华为、北控水务等知名企业深化合作,突出产教融合与实践创新,致力于培养理论扎实、技能过硬、兼具使命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为国家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四、爱国主义教育铸魂:锚定科技报国,明确青春责任

学院党委书记饶迎以 科技强国,青春之责为题,为新生开展

爱国主义教育。她以叩问初心:我们为何而来?引发新生思考,结合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部署,深入分析当前国际科技竞争态势与国内高质量发展需求,强调科研报国并非遥不可及,而是融入每一次实验操作、每一组数据整理、每一行代码编写中。她鼓励新生从入学之初便树立顶天立地为民的科研志向既关注学术前沿,又扎根实际需求,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将个人兴趣与国家需要紧密结合,成长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生力军。

同时,饶迎建议新生积极参与挑战杯等创新创业赛事,深入社会实践、科普活动与产业一线,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她特别强调学术诚信与保密意识,要求新生严守科研伦理底线,珍惜学术生命,确保科研数据安全,一步一个脚印走好科研路。活动在无奋斗,不青春的共勉中落下帷幕,新生纷纷表示将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责任,把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

五、安全稳定教育筑基:排查风险隐患,守护学习生活

为全面提升新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方新教授围绕安全教育意义、校园常见隐患、应急自救、心理健康及法律法规五个方面开展了专题讲座。他强调要重视实验操作、个人信息与用电用水安全,警惕电信诈骗,并详细讲解了消防、涉水、触电等场景的应急处置方式,建议学生学习急救技能。针对心理健康,他鼓励积极沟通与合理规划以缓解压力。

方新着重强调研究生们要遵守法律法规与校纪校规,尤其在学术诚信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杜绝抄袭行为,课程报告与论文需严格查重,引用内容需转化为原创表述;严禁篡改实验数据,若结果与预期不符需深入分析原因而非修改数据;规范论文署名,发表前必须征得导师同意,避免不当署名,共同维护校园秩序与学术风气。

此次入学教育系列活动,为2025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研究生搭建了认知学科、对接导师、明确方向、筑牢安全防线的全方位平台。学院表示,后续将持续推进消防演练、学术规范培训等活动,为研究生学习与科研保驾护航,助力新生在资源与环境领域成长成才,为行业发展与国家战略需求贡献力量。


审核:一审:方新  二审:池年平  三审:饶迎


上一条:我校本科生郭俊在能源领域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 下一条:益阳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来校开展新学期 水质安全检测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