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李举材)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区域发展,助力产业变革,切实开拓低空遥感技术在城市管理和智慧农业等方面的广阔应用前景,实现关键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助推转型高质量发展,7月2日上午,学院组织召开低空遥感创新发展研究院设立论证会,就研究院设立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研究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论证。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闫利教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苏国中研究员,长沙市地质灾害监测评价中心、湖南城市学院设计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市政与测绘工程学院相关专业教师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学院院长池年平教授主持。
池年平对专家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向各位专家介绍了低空遥感创新发展研究院设立的初衷、目的及意义、校院政策支持和资源整合思路与举措,以及师资人才队伍建设与保障等,并就城市环境监测、城市智慧管理、现代农业服务等三个研究发展方向做了汇报。

闫利指出,设立低空遥感创新发展研究院极大契合了当前党和国家倡导的发展低空经济的现实需求,利用遥感技术手段,整合相关专业领域力量,立足社会、城市、乡村发展需要,设立低空遥感创新发展研究院的必要性已显而易见。此举不仅能凝聚合力,让各相关专业抱团发展,更能助推人才、科研、教育教学实力提升,实现科研教育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他充分肯定三个研究发展方向,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热点和迫切需要。他提出,研究发展方向还可在低空飞行巡检、低空安全政策研究、低空空域数字化管理等方面予以延伸。闫利强调,科研工作者和科研工作一定要对接现实需求,做到“顶天立地”,既要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又要深化社会服务与应用。

苏国中指出,低空遥感创新发展研究院设立是必要的、可行的,研究发展方向是科学的、正确的。学校、学院要切实整合资源力量,把稀疏、零散的个人科研整合成系统的、有计划的团队科研,形成强大的科研合力,不断提升科研实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成效。他强调,在城市环境监测方面,要综合城市各要素研究,深度开展“城市体检”工作,要有城市系统大视角、大格局。
池年平感谢各位专家对设立低空遥感创新发展研究院的肯定,以及对研究发展方向提出的宝贵意见。他强调,要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顶层设计和布局,切实加强人才师资力量整合,助推校院科研教育实力提升,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民众。
会上,各位专家还与学院青年教师就个人科学研究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审核:一审:方新 二审:池年平 三审:饶迎